出品 | 搜狐智库
编辑 | 胡萌
5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4月份进出口数据显示,4月出口1.41万亿元,同比增长8.2%,进口1.09万亿元,同比下降10.2%;进口贸易顺差3181.5亿元,增加2.6倍。
“4月份出口实现正增长,好于预期。”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和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出口增长超预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对东盟和一带一路地区出口逆势增长。二是出口产品中,以口罩为代表的纺织品出口同比出现了增长。
此外,去年4月份出口基数有所下降,也对今年同期出口数据带来抬升作用。 唐建伟还表示,近两个月企业加快完成前期积压订单,大量出口产品集中在4月份出口通关报关,反映在4月出口数据上。
“4月以来国内疫情好转也促使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出口限制逐渐放宽和取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出口增长。” 唐建伟指出,“东盟等受疫情影响较小的地区进出口增长较快,是拉动我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地区。“
他表示,1-4月份我国对东盟进出口增长5.7%,占外贸总值的14.9%,东盟是我国大贸易伙伴,其中出口增长3.9%。而欧盟和美国受疫情影响较重,我国对这两个地区的出口呈现负增长。
就进口负增长而言,唐建伟认为主要是初级产品进口呈量涨价跌状况。其中,国际原油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是影响进口金额增速较低的重要原因。进口原油、天然气、大豆、初级形态的塑料等价格同比都明显下降。
谈及未来出口发展趋势时,唐建伟认为,全球需求减弱对出口的影响可能还将显现,未来出口下跌的可能性较大。
“受疫情在全球扩散, 4月份我国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下跌,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和进出口干散货指数下降。未来虽然我国对东盟及一带一路地区的出口将保持韧性,但欧美等区域的需求恢复会是一个较慢的过程。”唐建伟表示,后续出口增速可能还会继续小幅负增长。